外化而内不化
2024年第一篇推文,分享一些近期随笔,有些来源于学生邮件的回复解答,有些来源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我们在修行内心的同时,正是不断去生活中经历与外界人事物的碰撞,才会遇到源源不断的新课题,从而更好地回归本心继续修行,以此反复形成人生的正反馈循环。
S从美国飞来南京,在我这里住了一周,和朋友聊到关于关系和定义,很有意思的对话。朋友对我们的相处模式很好奇,因为我们并不处在任何一种人为定义的关系里,但是我们看似又是相爱的状态。
朋友问,那究竟要怎么定义她是你的谁呢,你怎么和别人介绍她呢?
我说,直接说名字啊,她不是我的谁,她是她自己,一个独立的人,为什么一定要用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去认知呢。
朋友更困惑了,问,那你自己心里怎么定义呢?
我说,我心里也没有定义。可以是音乐拍档,可以是佛友,可以是当下爱的人,但任何词汇都无法单一定义。
同理我想到,人们常常在介绍自己或他人的时候,习惯用职业领域去介绍,这个时候我们用的词汇其实是说给别人听的,实际上任何一个词汇都无法定义我们自己。同样,人们常常习惯用xx的妈妈,xx的爸爸,xx的男朋友,xx的老婆,等等这样的关系词汇去认知另一个人,但每个人最初与最终都是她/他们自己。归根究底,当人们无法或懒得深入探索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时,一个以一概全的词汇定义标签便出现了,人们非常擅长且喜欢给各种定义,因为这的确是最便捷的方式。
朋友又问,那如果别人就要问你们是什么关系呢?
我说,那就看当下的场域会不会引发大家深入探讨下去,就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探讨。不然的话,这和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朋友说,这也就是你,我能理解,因为我了解你这个人,但凡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都会觉得这不就是渣的行为么,爱,但不愿被关系捆绑,等同于睡了又不想负责的渣男。
我笑噗,我说,你说的特别对。他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如果社会把这样的状态用一个字“渣”来定义,那么我当下就是渣的特别彻底的那个,毫不避讳,非常公开诚实坦然。
事实是,我见过太多言语上存在于一段关系,但实际并不符合“关系定义”的状态,我也见过不被关系定义,却长期相处融洽的人们。所以,关系这个东西,如同任何一个词汇,在我看来更多是说给外界听的。
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我并不认同这种“爱应该与关系捆绑”和“谁应该为谁负责”的认知标准,但从社会层面上看待,我也可以非常理解和认同,所以我不站任何一方,也不反驳任何一方。最终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需要且能够为自己负责。我不想以爱的名义为谁负责,我也不会要求谁以爱的名义为我负责。“我要为你负责”这句话,在我看来,本质上和男人的“我养你”一样,可以一笑了之。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不想用爱的名义去剥夺任何人原本可以为TA自己负责的能力和权利,同样我也不想任何人用爱的名义来剥夺我原本可以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和权利。
我又想到一个学生在邮件里问过的另外一个问题,关于权威,她发现自己长期对权威存在非常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她不认可权威,不想成为权威的奴隶,另一方面她又在某些时候渴望被权威认可,成为权威后再让别人来认可自己这个权威,演变成一个无止尽的循环,她问我如何面对这样的矛盾心理。
虽说上面两个话题看似不相关,实际根源上都是自我成长与社会规则的一个冲撞。我觉得并不矛盾。人生的游戏模式有很多种,我们当下想玩哪一种模式,自己决定后,自行承担,无论哪种模式,在得失上多半都是多面且守恒的。
例如,我们选择了婚姻的游戏模式,那么就是默认了这个世俗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没有好坏对错,倘若不认可,我们可以选择不进入或者离开这个游戏模式,很多人之所以感到拧巴,是因为他们一边要婚姻带来的便利,一边不要它给我们带来的束缚。同样,我们选择了职场进阶的游戏模式,我们就默认了这个游戏的规则,倘若不认可,我们可以切换游戏模式,很多人之所以内耗,是因为他们一边身处这个游戏里享受着收益,一边又质疑游戏规则的不合理。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也不可能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体,即便是归隐于深山里的僧人,也不会是完全脱离社会的存在。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但也不完全是从属于社会。所以个体和社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而我们当下所选的不同游戏模式,决定了我们作为个体,会和这个社会有多少程度的链接。当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在去到外部世界生存时,根据自己所选的游戏模式,自愿遵循社会上的相应游戏规则,同时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外部世界时,又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定力,不弄丢了自己心底的声音。
我很喜欢庄子借孔子之口说的一句话,“外化而内不化”,说的便是类似的状态:面对外在的世界时,可以通达顺应,回到自己的内心时,坚持秉性,不随波逐流。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生存上随遇而安,生命中有所坚持,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修炼自己的状态。一个共事很多年的伙伴说,他觉得我是表面上看上去很佛,不与世事相争,但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卷自己的人,说白了就是不和别人卷,但自己卷自己。而他身边的很多人是反过来,在外部世界很卷,但在自己的状态下很放纵。我觉得形容得诙谐却也挺贴切。
表面上看,我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和我接触过的人都觉得我随心随性,与人融通,但实际当我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我有非常坚持的“不化”,这一面大概只有身边最亲近的人才会看见,这一面往往是很难去妥协改变的。所以即便是当下有相爱的人,我也倾向于彼此有各自的工作和空间,适当时候一起共度时光。
比如说这次S临时从美国来南京,住在我这里,因为是临时起意的行程,我并没有准备,所以被她撞见了平日工作模式下的我,高强度自律严谨的状态,让她着实有些不适应。但这就是我一个人生活时的状态,而生活中大部分时候我是一个人,所以这其实是80%的我。也正因为有这80%的我,才会有那20%外露的随心随性。而显现在外部世界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把他们看到的20%认为是80%。任何事物背后都存在潜在的二八定律,当我们看一个人似乎轻松到达了某种状态,那你一定只看到了他外化的那20%,你以为那就是80%的他,但真正的80%是别人看不见的。
其实很感恩S,虽然原本的工作状态被打乱了,但也是我允许她来打乱我的。对我来说,来到我生命里的任何一切都是礼物,不同包装的礼物,更可况,这是一份被爱包裹的礼物。我们在外部世界遇到新课题,再回到内部世界去修心,从而进一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我非常喜欢有问题冲突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并不享受一直顺风顺水,我更希望看到有问题出现,吸引我的是我们如何共同面对和处理两个不同独立个体之间的碰撞。我觉得人和人之间只有在经历了一些事件后,才会有更进一步的相互成长。
这次我看见自己和S碰撞的过程,我开玩笑地说,放在心理咨询里,这已经是近乎完美的沟通样本了。
相处与天性
我们每个人生长为当下的认知和状态,都是过往一切经历成长的因缘果。人和人的相处模式有一万种,重要的是每个人自己的感受,每个人是否在成为理想中更好的自己,然后相互沟通,选择一种各自都能够接受的相处模式,彼此渡上一程。
我和S认识快7年了,直到近期我们才更加走近彼此,我们相处至今是无话不能说的状态,我们都很喜欢这样的状态。S说我常常喜欢问很多灵魂拷问,很多是她从来不会主动去思考的,虽然很烧脑,但她很喜欢这样的灵魂拷问,能够更深层次地深挖自己。朋友问她几次来南京有没有去哪里转转,我们都相视笑了,似乎我们每次在一起共处的短暂时间里,除了弹琴唱歌,都在灵魂拷问,每天睡前的问题是,今天还有没有什么灵魂拷问?
那么今天的灵魂拷问,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从一个词汇引发出一段思考和话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说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我们为什么会需要一段关系去定义爱?如果关系不存在,还存在“出轨”这个词吗?是什么让人和人之间能够长远相处下去?当我们在谈论缘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S说,爱是让她想和一个人长远相处下去的根源,但凡这个爱还存在,就会想一直走下去。她问我,你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当我们说爱一个人,这个“爱”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不同。爱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大的词,它可以出现在任何情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爱情里的爱是爱,友情里的爱也是爱,亲情里也是爱,陌生人之间难道不可能有爱吗?我觉得也可以有。人和人之间可以有爱,人和动物之间也可以有爱,人和植物之间也可以有爱,所以爱在我看来是一种流动的能量,它更多是自己内心的东西,和那个被爱的人事物关系不大。
我体会过小鹿乱撞下爱情里的爱,也感受过时间刻画下友情里的爱,血浓于水的亲情里的爱,对陌生路人的爱,对男人的爱,对女人的爱,对跨性别的爱,对动物的爱,对雪山的爱,等等。我可以爱一个人但是不需要在一起,我可以有爱但是不表达出来,我能够感受到那股能量是存在的。对我来说,爱是两个人相处的契机和润滑剂,但似乎不是长远走下去的根源,于我而言,在有爱的前提下,两个人能否成长为理想中更好的自己,是我和这个人能否长远走下去的根源。
我曾经经历过长期从一而终的关系,也经历过和处在另一段关系的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也见过他人太多不是那么回事儿的“关系“,以至于原本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逐渐被打破重建。这些年我也深入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不想再进入一段被人们定义的关系,即便是遇见相爱的人,即便彼此所做的事和恋人关系中人们会做的事没有任何区别,要或不要,区别何在。
我想,大概是因为,当我们有一段确定的关系时,不自觉会在无形中对关系和对方有所期待和要求,诸如“因为你是我的谁,你就应该怎样”的潜在认知。我们甚至不自觉会认为自己拥有了更多,于是不经意间产生患得患失,但其实我们根本什么都不曾拥有。而当我们的眼睛不自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对方身上,这往往是一段感情的矛盾激发点。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在一段感情里不对对方有任何期待和要求,将关注点完全放在自己身上,不断成长自己,那么大部分矛盾冲突根本就不会存在。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最终都来源于自己。
抛开法律效应下的婚姻,相爱在本质上并不需要一段关系的确立。我们似乎很喜欢用一段关系来满足自己在某些方面缺失的安全感,殊不知人和人的关系是不可靠的。所以我更相信相互吸引、相互成长,活在缘分里,而不是活在关系捆绑里的状态。而“出轨”正是在反人性的关系捆绑下衍生出的现象。如果我们本身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不再有“应该怎样/必须怎样”一些反人性的评判标准,而是去接纳自己和他人人性的多面,我们大概能够理解很多原本不能接受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是活在既要又要里的,既要关系里的好处与便利,又要关系外的自由和天性。
我觉得任何生命的天性都是无羁无绊的,人与自然,想要生命绽放,需要释放天性。
最近家里院子外的一排树被物管修剪得规规整整,小区里的绿植也被修剪出龙年图腾的形状,可我总觉得看着怪怪的。植物本不是动物,何必要求它们按照我们的意愿生长呢。
邻居家的孩子高考填报志愿,孩子说想学考古,家长说,还是学金融吧,或者学法律,以后要么进投行,要么当律师,收入高,有前途。朋友家的孩子刚出生,朋友便认定孩子以后一定要从艺,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朋友已经为儿子规划好从5岁到18岁的艺术发展道路。
我不禁想到前段时间去一个朋友家坐客,恰巧遇上她的小女儿抓阄,孩子面前摆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毛绒公仔,积木,拼图,小汽车,球,芭比娃娃,但是她一个都不感兴趣,却直接抓起不远处的遥控器,专心致志地玩起来。大人们总会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引导孩子:“你看这个娃娃多好看呀,你看那个球多好玩呀,那个拼图可贵了,遥控器有什么好的呀,不要玩这个了。”但其实这时候,在大人们眼里无用的遥控器,才是孩子眼里快乐的源泉。
我们常常对身边一切人事物的天性缺乏尊重,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植物,对自然,对孩子,对大人,甚至对自己,对这个世界。
我在南京的时候,S每周会往我家里寄一束花。但我又是个不会养植物的人,每次收到花只是随意插在花瓶里,让它们肆意生长,不会去打理。于是S趁在南京的这周,用橱柜里的器皿创作了不同风格的插花,摆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我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很喜欢她在照片下面留的一段文字:花都是用心插的,花只是具象的呈现方式,但其实反射了当下心的状态。
这让我想到,我们很多人把每天从事的工作仅仅当作一个职业,一份工作,一个谋生的方式,并没有在工作中移植自己心中的愿景和梦想,也因此我们常常和心是分离的。当我们链接到自己的心,把擅长的事情变成一个载体,实现生命与职业的相融,再去与这个世界重新遇合,那个时候我们会体会到生命的绽放。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做的事,引导更多人活出理想中的自己。
最近一直在准备接下来的14座8000+米雪山攀登纪实拍摄项目,在公众号的文章输出就相对减慢了,2024会是更加精彩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彼此赋能,越活越接近理想中的自己,想想都激动呢。
最后,附上一首前阵子写的歌,雪杉演唱,我们在Wanaka简单拍摄录制。
《她们》
词/曲/吉他:lolo
演唱:雪杉
很久很久以前 她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很长很长的路 慢慢地走了大半个地球
她们在一样的时空 经历不一样的世界
事件都没有结局 时间是最好的言语
很久很久以后 她们爱的人 有那一些
彼此留下了印迹然后转身挥手告别
有时候我们常常忽略的其实就在身边
妈妈的关爱和爸爸的幽默和你唱出口的歌
她们热爱现在这样的生活
有聊得来的朋友和牵挂的人
她们没有所谓大大的志愿
反正来这个世界自由走一趟
一花一叶一浮生一世界
一心一念一世尘缘
一草一木一菩提一天堂
一朝一夕一轮回
-间奏-
有时候无情的人有心 冷漠的背后有深意
柔情的人带着锋利 是你不曾淋过的记忆
每一种该有的脆弱 包裹着小心翼翼
每一次温暖的笑 化成眼里的星星
我不在意下一路有怎样的风景
可是我会感谢彼此给予的勇气
我不相信人和人的誓言和关系
可是我会珍惜当下每一次用心
我想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时光》
心里的爱终究会将这世界照亮
我们不需要任何人给我们定义
在我心里…在我心里…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End-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