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艺术与娱乐本不能混为一谈



惯例,每一篇文章的开头,分享近期身边暖心的一二瞬间。


最近写了一首关于猫的歌,请南京的一位歌手朋友演唱。她是我认识20年的一位吉他老师的学妹,我们相识于一场演出。我看她也养猫,于是写这首歌时想到请她来唱。

她问我怎么不自己唱,我说我不会唱歌,只会弹琴,所以都是写歌给别人唱,除非没人愿意唱的,我才自己唱。因为近期南京疫情缘故,不能去录音棚,我把在家制作好的伴奏demo发过去,第二天她就把人声部分录好了,整个制作过程快且顺利到让我惊讶。她唱的很认真,录了几乎一整天,唱了很多遍才有满意的版本,她说录的时候甚至有些哽咽,因为想到小区里的流浪猫,感同身受了。


同一时期拍摄一个关于流浪猫救助人的纪录短片,准备在片子结尾放一些各个地方人们与猫咪的生活片段,于是问了微信里一些认识的养猫的人们,有自己的朋友,也有只是认识但不熟的人。很快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视频,有手机拍的,有平日里保存的,有专门用相机拍的,总之,大家都很用心,很有爱,我看了很感动。

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时候,和不同的人一起合作,你会发现有些人哪怕对待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很用心,我自己是如此,同样也会被这样的人们所感动,真可爱啊。以前做公司的时候,我在我们的网站上写过一段英文:"We believe that small and nimble is far superior to big and lumbering. Only those who have patience to do simple things perfectly ever acquire the skill to do difficult things easily. " 不翻译了,想懂的人就会懂。在团队里常常和同事说起,其实我们平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你日后某一段缘分的开始,可能是一个机会,可能是一段关系,可能是一次成长,可能甚至是你人生另一个篇章的因缘。


我喜欢简简单单认真做事的人。这首关于猫的歌,朱格乐演唱。领养代替买卖,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

《猫》朱格乐|拍摄:Lolo


娱乐|艺术

最近南京疫情,郑州大水,东京奥运,网络丑闻,似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朋友刚分手,状态很糟,找我聊天,顺便也提了一句当下闹的沸沸扬扬的娱乐新闻,问我知不知道,我说我也读到了。他嘲笑我说,连你都读过的新闻,说明真的是铺天盖地啊。


朋友知道我向来对娱乐圈有一些成见,因为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曾经几次被星探找过,我都拒绝了,理由是觉得自己不够沉淀。可能因为自己家庭是书香门第,骨子里对那个领域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那是个多半靠脸不靠文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环境,不欣赏。

后来我觉得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有必要将艺术与娱乐严格区分开来。不得不承认,十五六岁的时候,自己对搞艺术有过偏见,自我反省后意识到,年幼误将艺术与娱乐混为一谈了。但其实从我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尤其是在像我就读过的那类重点名校出来的“尖子生”,应该都有感同身受,我当时即便作为一个非常热爱艺术的孩子,自己竟然也是没有去搞艺术,一是觉得养不活自己,二是受到一些社会风气的影响,觉得那个圈子很乱,有一种所谓“不想与自己不欣赏的一类人为伍”的心理。

长大后我发现,但凡是圈子,都是乱的,娱乐圈、金融圈、地产圈、文化圈、互联网圈、lgbt圈、社区买菜圈、等等,可以不乱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这么多年无论我去哪里,做什么工作领域,都只是本着简单做事的态度,不让自己介入到圈子里,事情完成,抽身离开。这样做可以保证自己内心生活的简单,同时也会与权名利失之交臂,看人们自己更重视什么。


关乎娱乐与艺术的混淆,我觉得这源于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个根本源头上的误区,即“没文化的人才去学艺术”。我在德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那个时期,第一次发现,艺术是多么至高无上的存在啊。在德国,什么人去学艺术呢,是真正热爱艺术的人,甚至很多富家子弟,父母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一定层面,孩子们于是去追求精神领域的熏陶。反观当今中国,艺术的门槛低之又低,很多学艺术从而进入那个领域的人,初衷可能并非热爱,有些是他们文化不行,考不上大学,有些是奔着出名而去,他们大多也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优秀的热爱艺术的人们,止步于社会风气与大环境思想观念。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和美国很类似,就是大部分人似乎认为金融圈是优秀和顶尖的象征。于是我们会看到,无论是谁都想往金融圈挤,优秀家庭出来的孩子首选是做金融,社会好不容易培养出一批人才,都去给投行、四大打工了。包括我身边一群当年的同学校友,每一位都是顶尖优秀的人才,可能有一半都在做金融。老同学们如果读到这篇文章请不要介意,我没有评判的意思,只是阐述事实。中国这些顶尖优秀的人里面,很少有人愿意做老师,做技术,做文化,这不是个人现象,这是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让我觉得有些惋惜与可悲。


曾经有一位对我很重要的人,因为一些原因,我们已经不再有交集了。他属于典型的在资本主义熏陶下长成的思维观念,当我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来看待事物时,我会很替他惋惜。他有一个歌手梦,梦想成为pop star,但至今没有实现,而我一直认为他有这个天赋,也试过尽自己的力量支持他。他似乎心里对伴侣充满了怨恨,我曾经很诚恳地和他说,你的伴侣已经很努力地在支持你了,与其埋怨伴侣不够给力,不如自观。但凡你在年轻的时候拿出资本运作炒房的一半精力和钱财来投资自己的才华、提升自己热爱领域的专业技能,可能在pop star的梦想路上已经实现一半、甚至已经实现了。当梦想实现了,房子钱财那些,都会顺势而来,甚至最终有没有也不那么重要了。很显然,我这么说,有些冒犯了,后来在相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凡事不要轻易给对方输出自己的想法、审美和价值观,却仍然没能抵挡住观念差异导致的渐行渐远。当然也许他对艺术并没有说的那么热爱,一切都在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发展着,那么我也真心替他高兴,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时代、社会及家庭的多重产物。


中国娱乐圈的现状恰恰发展至此,包括当今盛行的网红现象,本质是一样的,由于从教育的根源就出了问题,导致大部分社会资源和舆论资源掌握在一部分没有受过高质量教育、没有太多文化底蕴的人们手里,再经过资本运作,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话题度,只要有人捧,只要有足够的“粉丝”,就可以获得商业和代言的资源,拍毫无营养的剧,输出毫无价值的内容,甚至当权利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最终像滚雪球一样,以此循环形成了当今一盆大染缸似的娱乐圈与网红经济。我对这些持中立的态度,既不一巴掌拍死,也不大力支持。存在即是有原因的,是有很多人需要这些娱乐来消遣琐碎贫乏的日常,世界本身因为多元而有趣,社会也需要给不同的人予机会,人人有生存之道。但我觉得可悲的是,当这样的现象成为了主流,掌握了最多的资源,当娱乐圈的娱乐商业价值盖过了艺术文化本身,就有些可怕了。并且,最基本的,法律底线要守住啊。


我想到前阵子一位很有文化学识的朋友约我吃饭,是个书读得很多,有思想有才华的小伙子,但他一直没有踏入文化艺术这个领域,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和我说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发生在他和前男友之间。这位朋友长得清秀,平日喜欢分享文艺风格的照片,在网络上收获了一些关注。他说,每次和男朋友吵架,男朋友总喜欢用嘲讽的语气喊他小网红,他因此很不开心。一是他内心对网红这个词有主观偏见与抵触心理,二是他觉得男朋友不尊重他。我噗地笑了。我理解他,网红这个词是近十年产生的新词汇,意为因为某个事件而被网民关注快速走红的人。而文化是沉淀,因此网红本身与文化是不沾边的,很多读书人在被称为网红时,会感到不悦,他们认为是一种亵渎,尤其是当话语来自最亲近的伴侣。

朋友看我笑噗出来,沮丧地说我肯定没遇到过类似的经历,不能理解他的感受。我因此和他说了个故事,想逗他乐一乐。

我第一次无缘无故被人戴网红的帽子,是在和一群人做公益平台的时候,被一个处处自居老大的人,用网红标注。可能因为对方在我这里没什么分量,所以当小伙伴和我说起时,我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往心里去。我打趣地回答,对啊,搞互联网的红嘛。但联系起一些日常交流,我瞬间明白了对方的用意,我只顾着埋头做事,后知后觉了,于是在尽完自己的职责后,全身而退。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被贴上了某些标签,不如这样想,倘若对方是无心之举,当是段子,倘若对方是有意为之,也是一面镜子,帮助照亮一些人事。毕竟,外在有颜值、内在有学问和实力,同时还拥有人气和能量的人,难免会遭到一些不平衡的嫉妒心理,不然所有称心如意都给我们摊上了,不就违反了万物守恒定律。

朋友听了后瞬间开心地笑了。


我提到上面这位朋友的故事,其实想表达的是,如非当下社会的这些扭曲的主流现象,教育根源的偏执,娱乐与艺术本末倒置,资本猖狂,德不配位,艺术文化本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啊。我想,假如人生有第二次选择,我在十六岁的时候,应该会抛开对艺术的偏见,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学习艺术。但是,那个年代、那个社会背景下造就的我,很难有现在的勇气与认知来做出遵循内心的选择。所以我多么希望以后的时代、以后的社会,能够越来越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有文化气息、包容与爱的氛围,而非被资本与铜臭充斥的环境,不要让一个个天真有趣的灵魂,成为向优胜劣汰的资本低头的奴隶。


人来这世界一趟,应该是从热爱里获得力量和快乐,而不是花光力量和快乐去热爱啊。


Comments


bottom of page